種苗電子報  首頁

每 月 1025 日 發 行

贊助單位:農委會農糧署

發行單位:台大種子研究室


 專輯

Viewed in IE

發行人:郭華仁
執行編輯:高碧霜
電子信箱

台灣大學農藝學系種子研究室

 

0171   2012-4-10  第 二版     搜尋本網站     全國種苗商名錄

植物種苗電子報

                                                                                          

 

 

 

基因研究可幫助遭受海嘯侵害的日本農民

  英國和日本的科學家在122日聯合公布一項檢測高產及耐氣候變遷的快速檢驗法,提供育種時使用。

 

  日本農民可以說是這項方法的最大受益者,因為田地在去年海嘯被淹沒後,他們很需要有耐鹽的水稻品種以供種植。

 

  這項技術並非基因改造,而是對植物特定性狀的DNA變異給予精確定位。多了這些資料,育種家就可以使用傳統育種方法,將這些基導入現有的品系中。

 

  就現況而言,育出一個品種需要用到5年,甚至10年的時間。但發明"MutMap"法的發明者說這個方法可以讓時間縮短到頂多1年多。

 

  英格蘭東部Sainsbury實驗室的Sophien Kamoun教授告訴法新社說:「這方法的本質基本上就是加速大海撈針」。

 

  這個方法刊登在「Nature Biotechnology」期刊,主要是用在冷飯也很好吃的日本稻品種Hitomebore (http://www.sasanishiki.com/product/hitomebore.html)

 

  日本岩手縣生物技術研究中心內由寺内 良平教授主導的一群科學家以化學處理加速了Hitomebore的變異,共創造了1500個變種,每個變種的變異特性都不一樣。

 

  這些科學家精挑細選出一個高產的變種,並將此變種與原始品系雜交,所得之後裔自交後,繁殖後代。科學家把這個與原來Hitomebore基因組相比,這就像把A’地圖鋪在A地圖上,他們能夠很快地發現基因組上的差異,為更大的收益揭秘。這些科學家表示這種讓育種時程加快的技術讓育種家獲得極大的利益。

 

  在傳統上,育種家必須交配很多個世代,以確保需要的基因固定在品種中,且將不要的基因去掉。但新方法很快就找出正確基因了!這也就是說,僅需少數幾世代的微調。

 

  寺内團隊在實驗中鑑定出半矮性的基因,也就是在齊穗期時,讓稻穗短且粗硬的基因。著名的1960年代綠色革命,正是這個基因提高了水稻的產量,使得原本已處於永久飢荒邊緣的中國、印度等國家得以大增產,完全消除飢荒。

 

  寺内團隊現正發展可適應高鹽度的Hitomebore品系。該研究報告指出:「一旦發現有助於耐鹽的基因,將用來發展適合在日本北部海岸附近,被這次被海嘯淹沒的稻田(約有20,000公頃)適合種植的水稻品種」。

 

  MutMat比其他基因探測方法簡單,且因為它可以改善一個已適應當地條件的作物,所以前景看好。把正確的基因用傳統育種的方式導入,在育種過程中沒有任何基因改造。MutMap適用於具有小而簡單基因組的作物,基因複雜的作物,例如小麥、玉米等就不甚適合。電腦運算與基因定序成本低,因此MutMap可行性很高。

 

  這些技術在幾年前還不可行。面對糧食安全挑戰的此刻,這技術可以說是場及時雨,對作物改良和農業的影響甚廣。

 

  聯合國人口基金會(UN Population Fund, UNFPA)在去年十月表示全球70億人口到2100年,可能增加至少10億人口,且如果出生率稍高於預期,增加的人口數甚至會超過15億。

 

  更加謹慎的使用土地和水資源,發展可適應氣候變遷所造成的乾旱和洪水的作物,並且高作物產量是很重大的挑戰。

 

 

(編註:此技術讓「同源基因改造cisgenic」技術顯得很荒謬而且不必要http://gmo.agron.ntu.edu.tw/GMOmain18.htm#12-04-01.1)

 

 

資料來源:http://www.google.com/hostednews/afp/article/ALeqM5hqmrRRfC-AA_7gGdpczTWVEQyRWg?docId=CNG.453a23fb0343f663085a946269ee28a3.181

 

 

 

 

 

菲律賓農業公司增加雜交種子對孟加拉的出口

  菲律賓 SL農技公司(SL Agritech Corp., SLAC)更多的雜交水稻種子運送到孟加拉,以幫助這個國家維持穀類自給。

 

  SLAC的官員與孟加拉國有農業發展公司(Bangladesh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rp., BADC)會面,同意將更多的SL-8H品種的親本種子出口到孟加拉國,以生產雜交一代種子,這些種子將分發到各生產水稻的農民。

 

  BADC希望在2014年時能將SL-8H品種的種子產量自現在的700噸增加到5000噸。

 

  SLAC首席CEO Henry Lim Bon Liong在會議結束後告訴記者,孟加拉在2009年時SL-8H品種只生產69噸,2010年擴大到400噸,2011年時則有700噸的產量,且SLAC收取SL-8H品種在孟加拉和其他國家種子生產的權利金。

 

  BADC主席,同時也是孟加拉農業部副秘書長S.M. Nazmul Islam表示農民表示SL-8H產量高,促使孟加拉政府計畫擴大生產雜交品種。

 

  Islam說:「孟加拉是一個小國,只有菲律賓一半的面積,但人口數達一億六千萬,比菲律賓人口還多很多。隨著人口每年都在成長中,且面臨氣候變遷,我們需要更多的雜交水稻,以保持糧食自給」。

 

  孟加拉農業部副秘書長Quazi Akhtar Hossain表示本國每年能夠生產35千萬噸的穀物(包括稻米、玉米及小麥),孟加拉已在2000年時實現穀物的自給自足。

 

  來自孟加拉的官員表示,在他們國家中,水稻固定品種每公頃生產約只有5-6噸,而私人公司進口的高產交配品種,每公頃生產8噸,但由BADC進口以「無利潤,不虧損」基礎上,進口出售給農民的SL-8H品種,能達到每公頃產量12噸。

 

  SLAC除了出口到孟加拉外,也已經出口到印尼及越南,是僅次於泰國,世界第二大的稻米出口國。

 

 

 

資料來源:http://business.inquirer.net/31087/philippines-agri-firm-exporting-more-hybrid-seeds-to-banglad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