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農糧植物遺傳資源條約的教育工具
國際農糧植物遺傳資源條約(The
International Treaty on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for Food and
Agriculture)積極進行能力建構活動,期以教育單元形式幫助利害關係人瞭解本條約及其實施。
本種子條約於2004年通過且積極實施中。
線上教育課程專為政策制定者、公務員、基因庫工作人員、植物育種家、農民組織、公民社群、學術界、媒體和儲備人員所設計。整個系列包含五個單元:介紹國際條約、保存與永續利用、農民權、多邊體系種源之獲取,以及利益共享、資助策略。
第一版教育單元將於2011年3月上市,列在國際條約管理機構的第四單元。
資料來源:http://www.seedquest.com/news.php?type=news&id_article=17246&id_region=&id_category=&id_crop
http://www.itpgrfa.net/International/educational_modules
日本品種登錄制度-40 生產者開發新品種成為競爭利器
行政代書 高木泰三
本回連載與各位讀者再度複習申請登錄流程的同時,也想與大家談談透過品種登錄制度而產生的品種權應用相關議題(其中包含作者個人意見)。
品種登錄申請流程
品種登錄的申請流程如下圖所示。品種登錄之成立必須對日本農林水產省提出申請,而從育種階段開始就必須陸續準備與完成一連串的申請所需要件。品種登錄成功的要件如同先前連載所述:品種須具有1.區別性;2.均一性;3.穩定性;4.未讓渡;以及5.(雖不是最具必要性的登錄條件)名稱適切性。上述要件之中,特別是第1到第3點,需注意的要點是:必須於育種過程中詳加記錄。那麼話說回來,為什麼要提出品種登錄申請呢?所為品種登錄申請是不是只有(大規模)種苗公司才需要提出的呢?
不是大規模種苗公司的專賣
新品種的開發育成不只是專門為大規模種苗公司。在工業、製造業領域中,中小型公司行號藉由取得重要的專利、特許而進一步強化自身公司的競爭力的案例也不在少數。
反觀另一方面,在農業領域中,相較之下生產者開發育成新品種是不是為數尚少呢?
當然要與技術面、資金面都較為有力的大規模種苗公司以相同的規模方式來進行種苗開發當然是遠遠不及,因此其中就必須強化生產者的實務做法。而智慧財產權是讓即便是中小型企業都能夠與大規模企業分庭抗禮的利器。如此說來,一般所謂由生產者育成品種再開發出來的新品種中,尤其是想要保護的品種就必須先早一步完成品種登錄。
商業運作砥柱的智慧財產權
品種權雖與專利權、特許權等同屬智慧財產權之一,不過正因為將品種權加以利用才真正有其價值存在。也就是說,重要的是不單單以開發新品種為唯一目的,而是將活用、應用新品種當作主要目標。
獨佔販售登錄品種雖然也屬品種權的應用之一,不過也可思考透過設定專用使用權與通常使用權而收取權利金的方式。收取的權利金也許未來新品種開發、育成工作有所關連,這也是智慧財產權重要的應用面。
此外,智慧財產權也與競爭力強化息息相關。而強化競爭力又與企業經營能力之強化互有關連,從此觀點來看,希望農業領域也能將品種登錄申請的手續與智慧財產權看做是提升各方面能力的方式之一。
(待續)
資料來源:日本種苗新聞
第2015號
2011年3月01日刊行
荷蘭與中國進行植物品種保護合作
荷蘭與中國進行植物品種保護體系的強化計畫,2011年5月11日研討會閉幕時,已瞭解到中國加入UPOV之後,該國的品種保護在過去十年迅速發展。直到2011年4月31日,中國農業部新植物品種保護辦公室收到8070件新植物品種權的申請案,已結案4404件,已授予3582名申請人品種權。2010年,一共有1206件申請案。現在,每年農業植物品種權申請案件數躍升為全球第二,有效品種權件數也擠身於全球前十大之一。
農業部教育科技司副司長石燕泉在演說中表示,一粒種子即可改變全世界,一個品種也能為國家帶來利益。他強調中國為全球最大的農業國與種子消費國,種子不只是農業生產的基礎,也是奠定國家糧食安全與主要農業生產有效供應的基礎。中國的當務之急是強化新植物品種保護與鼓勵育種創新。自1997年起,中國創造、發展與改善符合國情的新植物品種保護系統,發展中國的規定與國際規範。13億人口的中國推廣新植物品種保護的文化,不只促進發展農業與種子產業,也對品種保護系統推廣與扶植有正面貢獻。
石燕泉表示期望兩方繼續努力加強品種保護的技術合作基準,並以各種方式進行多方面合作,讓兩國的合作更加密切。
中荷亞洲基金會發展中心的強化植物品種保護系統計劃,與隸屬於中國國家林業局的農業部科學科學發展中心、荷蘭園藝作物檢查中心(Netherlands
Inspection Service for Horticulture)和荷蘭育種家協會一同進行。由於共同的努力,實現了大家的目標。透過計畫的進行,培養一批中國科學家,組織中國新植物品種檢驗與試驗團隊。如花燭屬(Anthurium
Schott)、果子蔓屬(Guzmania
Ruiz & Pav)和蝴蝶蘭屬等植物有利於兩國農業發展,納入保護目錄,促進兩國間大範圍且更多的農業合作。本計畫發現檢驗與核可程序的缺失,更能改善保護系統的實施。
資料來源:http://www.seedquest.com/news.php?type=news&id_article=17594&id_region=&id_category=&id_cr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