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苗電子報  首頁

每 月 1025 日 發 行

贊助單位:農委會農糧署

發行單位:台大種子研究室


 專輯

發行人:郭華仁
執行編輯:謝舒琪
電子信箱

台灣大學農藝學系種子研究室

 

0154   2011-07-25  第四版     搜尋本網站     全國種苗商名錄

植物種苗電子報

                                                                                          

 

相同的基因突變導致種子結構的演化與馴化

  科學家首次找到植物突變被選拔了兩次,一次在自然演化,一次經人類馴化。

 

  該突變已確定在蕓苔屬植物果實形態演化上作為變異來源,也是稻米馴化期間主要變異的來源。

 

  作者之一,John Innes CentreDr Robert Sablowski表示,自然與人工變異的基因來源是一樣的。

 

  他認為演化性的發育可提供更多見解給植物育種家,這是以前所沒料想道的。

 

  野生稻米常以最大幅度散播其種子。選拔能保有種子直到收穫的栽培種,是馴化很重要的步驟。先前的研究確定某單一核甘酸的變異可以減少種子掉落。John Innes Centre的科學家發現蕓苔屬植物中,果實形態演化的變異來自相同的核甘酸的改變。

 

  蕓苔屬植物和稻米是14000萬年前演化時分化的,兩者的果實在解剖上差異極大。然而,發表於Current Biology期刊的研究顯示,同樣的基因工具可應用在大多數的演化距離,演化能提供參考工具來幫助育種家。

 

  自從達爾文運用馴化做為演化的模型之後,同類型的變異是否都與馴化與自然演化有關,學者一直在辯論著。

 

  本研究顯示同類型的變異中,馴化與自然演化過程的確是相關的。此外,單基因的變化也足以解釋蕓苔屬果實的差異。不過這個調節上單純的改變是否為個利,或者也出現在其他方面,還需要更多的研究。

 

文章名稱:

 "The Same Regulatory Point Mutation Changed Seed-Dispersal Structures in Evolution and Domestication"

文章資訊:

2011726號出刊的Current Biology期刊第21卷第14

 

資料來源:http://www.seedquest.com/news.php?type=news&id_article=18879&id_region=&id_category=&id_crop

 

 

 

 

 

有機植物育種供好的多樣性

  你有吃過紫色米、黃色南瓜和藍色馬鈴薯嗎?那紫色和白色的Martian Jewels玉米呢?

 

  這些異國色調的蔬菜不是人工育種試驗的新成果。在今年的Seeds of Change公司目錄中發現Martian Jewels玉米,該目錄僅收錄有機的種子和品種。

 

  除了主流的育種技術外,就是有機植物育種。有機育種不但不包含基因改造,還有其他的東西。

 

  有機育種相當仰賴植物自然生產力、基因多樣性、自然物種真實度、物種特性、農業生物多樣性、文化多樣性等,並著重在農民、育種家和種苗商的三方合作。

 

  主流育種和有機育種的差異是前者強調抗病能力和產量的改良,後者旨在增加植物本身的彈性。

  
荷蘭Wageningen大學研究中心的有機植物育種教授Dr. Edith Lammerts van Bueren向大紀元時報表示,基因改造會帶來社會經濟效應與環境和健康風險,而有機育種則具有價值觀,著重與自然的關係,減少對大然的支配與管理。

 

  例如,其中一個博士生的研究是中國貴州西南方古老玉米品種的再研發。那些品種是用來做傳統或特殊菜餚,是玉米商業品種所無法取代的。古品種拿來在農場中進行育種,此過程包含育種家和農民的合作,並能維持文化多樣性。

 

  所幸主流與有機育種並非完全對立。有機育種可改變主流育種計畫,反之亦然。

 

  例如,主流育種計畫運用分子選拔工具,這些工具也可以用來縮短有機育種計畫的期間,而不會違反植物自然真實度或破壞自然繁殖能力。

 

  Lammerts van Bueren表示,透過自然和文化背景下,有機植物育種獨特的觀點與植物育種經驗也可讓傳統育種計畫更為多樣與創新。

 

資料來源:http://www.theepochtimes.com/n2/science/organic-plant-breeding-59161.html

另參考:有機稻栽培 育種有一套

http://www.epochtimes.com/b5/ncnew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