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苗電子報  首頁

每 月 1025 日 發 行

贊助單位:農委會農糧署

發行單位:台大種子研究室


Narcissus Attraction

Narcissus Attraction

發行人:郭華仁
執行編輯:謝舒琪
電子信箱

台灣大學農藝學系種子研究室

 

  0088     2008-10-25     第 四版    

植物種苗電子報

                                                                                          

 

 

加州大學的植物育種學院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種子生技中心所辦的植物育種學院第二期的學員已經提早報到,成員包括10個不同國家來的專業人士。

 

  該中心所以建立此學院,是因為一般學術機構所訓練出來的植物育種家越來越少。該學程為公司提供相關員工在職進修的機會,來學習遺傳學、統計學和植物育種理論。

 

  學員23位遠從非洲、澳大利亞、智利和歐洲而來,學習時間超過300小時,學習項目報括上課、討論會與田間實習。兩年專業課程還包含在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六星期課程,提供培訓學生們變成專業植物育種家。

 

  第一星期上完後,學員回到公司或者研究單位繼續學習,來練習新學習到的技巧。在二月與六月都要回學校進行第二學年的一週一次課程。

 

  該課程涵蓋了植物育種的各層面,包括遺傳學、統計學、單一性狀選拔、重組育種與族群育種、抗病育種、基因型與環境的交感作用、生物技術、資料管理、品種育成、種子生產和調節和儲藏。每個學生構思育種計畫當作此學程的期末報告。

 

資料來源︰http://pba.ucdavis.edu

 

 

 

 

 

科學家建議創立另類種子庫

 

  繼挪威在離島成立了國際種子庫蒐集農業種子之後,美國科學家發表文章提出另類種子庫的構想,在未來各階段時間蒐集野生物種,來有效紀錄生物演化。

 

  多數科學家認為氣候正在變化,但是不知道這些物種是否能跟上這些變化。要能瞭解變化的後果,以及預測演化如何進行,唯一的辦法就是重複採集種子入庫。之後科學家還要將不同時間所採種子的總體基因在一個底線上來比較。

 

  底線的獲得需要特定時間收集種子,並且存放於理想環境中保持活力,10、20年甚至30年之後,再與未來收集到的種子來作比較,來瞭解總體基因是怎麼變化的。

 

  這樣的種子庫比過去一次採種子樣品的方式可以得到更多資訊。科學家可藉以評估氣候變遷、土地利用變化與其他環境變遷像是疾病傳播等對於總體基因的影響。

 

  現在的種子庫無法做到的理由是第一,其重點在於經長期耕種的物種。這些物種遺傳變異性相當的低,因為我們已經挑選出我們想要的特性。相比之下,野生物種在我們檢驗下的絕大多數性狀其遺傳變異都很高。我們常常挑選想要的農藝性狀,例如像是一定的開花期、一定的種子大小、以及可知的耐旱性、耐鹽性或重金屬的容忍性。然而在野生物種,這些特性的歧異度都很高。

 

  科學家們不知道由於氣候與土地利用的如何減少野生物種的遺傳變異。要加以瞭解只能定期由大族群去採集種子樣品。

 

  在各階段時間,如2010、2030、與2050年採到種子並加以保存歸檔後,再把種子種到相同的環境來加以比較。

 

資料來源︰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08/10/081015144135.htm

 

 

 

 

 

2010年國際種子檢查協會種子研討會徵求論文

  國際種子檢查協會將於2010年6月16日至22日在德國科隆舉行第29屆大會,而「種子研討會」的時間為16日至18日。研討會的主題是「種子檢查既有與新進技術的應用與改良」。協會邀請有興趣的人提供相關議題的口頭報告和論文著作。收件日期至2009年7月15日止。

資料來源與進一步資料:

https://www.seedtest.org/stream/nl-l---1--@008eaf710875--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