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10植物種苗電子報  0025   第二版   植物種苗電子報

                                                                            

 

 

 

 

中國和印度:未來的種子大國?(一)

-種子部門成長快速的發展中國家。 

 

毫無意外的,中國以及印度這二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在人口的壓力下迅速發展種子部門,並對提升農業生產有著強大的需求。然而有些人可能會訝異於這些國家也採用先進的種子技術,如:重組DNA技術,以及數目越來越多的私人種子企業及新品種。無可避免地面臨成長初期的艱辛,但是未來是大有可為的。

中國是全世界第一大種子生產國以及使用國。根據美國農業部外國農業部(USDA-FAS )2005年11月20日的報告,長期而言中國的種子部門呈現正成長,雖然在對抗違反智慧財產權以及仿冒上仍有許多需要加強的空間。

印度經歷重大的轉變,包括增加私人企業、跨國種子企業,並且修改法規以適應未來種子發展。

 

中國種子部門

在USDA-FAS的報告指出,中國許多主要作物種子是自給自足的,包含大部分的穀類、油菜以及棉花。中國的種子市場非常的分散,有超過9,000家登記的種子公司,其中85%是歸屬於官方。二家國營公司分別為中國種子公司及北京苜蓿種子公司,超過30個省份以及2,100到2,500縣市有公家的種子公司。然而基於中國欲將公家私營化,私人企業在中國仍逐漸成長。中國對於主要農藝作物的種子,包括玉米、小麥以及大豆,採貿易保護主義,只有草料、花卉以及蔬菜種子開放國際貿易。在進口方面,中國蔬菜以及水果種子可望穩定成長,牧草種子也會因為政府計劃在西部省份種植而大幅增加。在出口方面,蔬菜種子由於價格較低而具競爭力。

中國有作物育種計畫,並且在生物科技的研究方面十分活躍。已經發展出基改棉花、大豆以及稻米,不過目前僅允許販賣及種植基改棉花種子。中國自美國進口BT棉花種子,每年購買約一千五百萬美元的大豆,其中大部分是基改產品,約佔中國大豆消費市場五成。美國的大豆主要利用作為榨油以及動物飼料。在2005年美國與中國達成有關進口飼料用基改穀物的協議,即使如此進口仍然備受限制。 

中國的政策、法規以及規範對於國外的種子企業有許多限制,不過最近種苗法在2004年八月28日修訂因而有所改善。舉例來說外國企業現在可以在中國開設並擁有公司,在修法之前外商在種子公司僅能持股最高49%。此外,中國在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因而必須對國外市場更加開放。

在1997年中國採用UPOV1978年的公約版本,制定相關的種苗法以及實行細則,鼓勵新品種申請保護,通過申請將獲得育種家權利。不過外國在中國仍面臨智慧財產權被侵害的困境,中國的公司未支付權利金而任意複製外國公司的種子基因等例子時有所聞。因為缺乏強而有效的智財體系,智財保護成為中國的一大問題,因此在中國種子生產以及行銷上有許多侵權的情形。 

資料來源:

http://myurl.com.tw/ca4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