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7-25 植物種苗電子報  第 0010 期  第二版   植物種苗電子報

                                                                         

 

印度種子產業政策的改革及影響
      

糧食問題是印度經濟以及農業政策所關注的重點,印度實行了一系列種子產業政策改革,因而大幅促進了種子產業的發展。從印度種子產業政策演變來看,在政府控制時期,印度於1966年頒佈《種子法》,是目前種子產業的法律基礎。當時關係糧食安全的穀類,如水稻、小麥、高粱、玉米等,由政府種子機構和半國營集團控制,其餘例如蔬菜和花卉種子的市場則為私營企業所佔有。

而1980年後的改革時期,印度對種子產業政策演變為:降低種子產業的進入壁壘,減少從國外進口農業技術的管制,鼓勵私營部門、私人資本對農業新品種的研究和試種的投入。

採取該政策改革對種子產業的影響極大, 1986年印度種子產業政策改革後,私營企業相繼進入種子產業,加劇了市場競爭。種子進出口也因為進口條件的限制減少,促進了蔬菜種子的進口達90%以上,其他的種子進口則非常少,這現象與種子產業政策對蔬菜進口條件最為寬鬆一致。

在研發體系方面,促進了私營部門進行研發投資:①從國外進口種子獲得資源,用於科學研究;②在新政策下,1987年後國內大企業和國外企業進人種子產業,投資於研發專案,占研發增長額的36%;③1987年原有種子產業企業在競爭加劇的壓力下,擴大研發投資。

同時印度也引進已開發國家的種子質量控制模式,對種子質量分為兩個層次控制。大田作物和一年生飼料作物等商業品牌種子需進行嚴格認證。而農民一般使用的農作物種子則沒有經過認證和測試,由農民自行留種、換種。這樣的作法,可避免質量控制體系的過分嚴格反而限制種子產業的發展。

印度種子產業政策改革可作許多開發中國家的效尤。如減少對國內外企業投資和貿易的限制、加強公共機構對種子基礎領域專案的支持,以及在種子質量控制體系上採循序漸進的方式等,運用靈活高效的政策改革來因應國家發展。

 

資料來源:http://www.shkjxn.com/nkrx/go.asp?NewsID=1024